本书共7章,主要介绍电子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,通过理论的学习来指导实践内容的完成。本书的知识体系完整,本着“够用”“实用”“易用”的原则,对电子产品从无到有、从简单到复杂的整个工艺过程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:既有元器件识别检测和基础的焊接技术,又有贴装生产技术;既有单元电路的模块设计,又有电子综合系统的完整设计;既有电子产品检测调试技能,又有电子产品故障排除经验。
本书第1章到第5章介绍了相关知识和技能,包括电子系统及其设计方法、元器件识别与检测、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的使用、实用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;第6、7章以实例讲述电子系统设计与装调方法。书中大量使用图例说明,形象直观,易于理解。
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验教材,也可作为电子系统设计者的参考书。
学生的实践技能,是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的能力培养目标。目前,电子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技术之一,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的核心技术,因此,培养出更多动手能力强、创新意识突出、综合素质全面的高质量电子工程技术人才,就成为了各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院校的重要教学目标。
电子设计综合实践是工科电子类本科生必修的核心实践课程,其强调工程实践与理论基础的紧密结合,是电类、信息类专业学生进行工程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。该课程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基础,强调从实际出发,以元器件认知和仪器操作为起点,通过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、电子产品的设计和仿真、硬件组装制作和调试等各环节的学习和锻炼,使学生建立电路模型的感性认知,建立工程系统的概念,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参加科研工作奠定基础。
目前,市场上关于电子系统设计的教材很多,但大多数教材太过注重原理和理论讲解,实用性不强,学生看过后面对实际问题还是无从下手。另外,电子技术日新月异,新技术、新方法不断涌现,这都需要有人总结归纳。本书针对目前市面上此类教材的不足之处,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系统地讲解了电子系统设计装调的方法和步骤。本书重点突出了“够用”“实用”和“易用”特色,将电子元器件型号及参数选择、电路设计与仿真、单元电路模块设计、电路装配焊接工艺、电路调试等知识纳入交叉融合的有机整体,并按照真实的电子产品制作流程将以上知识连贯地展示给读者,旨在提供基础、完整、系统的入门培训与设计指导,使读者能够熟悉电路及电子产品设计流程,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与技巧,降低或消除对硬件电路系统设计的畏难心理。
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:
(1) 知识体系完整。本书贯穿完整的硬件电路设计、仿真、制作、装配、调试流程,并有大量的实例说明,图文并茂,形象直观,易于理解。
(2) 突出新技术。对于电路设计、仿真应用的新技术,书中都做了详细的叙述,重点突出,针对性强。
(3) 注重实用。书中所介绍的内容都是作者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总结所得,内容难度适宜,读者易于理解吸收。
(4) 理论指导实践。本书首先介绍相关的背景和理论知识,通过理论的学习来指导实践内容的完成。内容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,着重各学科的综合应用。
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类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实验教材,也可作为电子系统设计者的参考书。
本书由张建强统稿,其中第1、2、5、6章由张建强编写,第3章由魏青梅编写,第4章由魏斌编写,第7章由赵颖娟、王聪敏、李少娟、李丹阳、常娟、吴增艳共同编写。
由于作者水平有限,加之时间紧迫,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,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。
编 者
2021年1月
本书既有元器件识别检测和基础的焊接技术,又有贴装生产技术;既有单元电路的模块设计,又有电子综合系统的完整设计;既有电子产品检测调试技能,又有电子产品故障排除经验。